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1946年统计,城市人口猛增91872人,是1936年人口数的13.71倍。”抗战爆发后,陇海铁路配合沦陷区部分工厂、企业、学校内迁,河南黄泛区难民大多沿着陇海铁路西逃。关中作为抗战后方,一时涌入大量人口,城镇人口剧增,出现了本地人口抢占居留地的现象。不过外籍人口对开发宝鸡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至今在宝鸡还流传着“河南担”和“宝鸡猴”的故事。铁路通车前,宝鸡只是一个普通的县府居住地,铁路通车后,在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新市区,市区面积扩展到6、7平方公里。从此宝鸡的城市化规模有了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杨鸽《民国时期陇海铁路入陕与宝鸡城市化建设》

材料二  150年前,铁路被清人视为破坏风水的“奇技淫巧”。而如今却成为“国民经济命脉”展现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从0.5公里的“展示铁路”到“八纵八横”的铁路交通网构建完毕,从“龙号”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中国铁路发展史,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百年巨变。铁路途经的区域,其产业发展、城市转型将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优势。特别是,以高速铁路为例来说,以上海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沪杭、沪宁、宁杭等多条高铁开通后,长三角的“一小时经济图”范围也将扩大。京沪高速铁路使用的技术,集中反映了当代新型牵引动力、高质量线路、高性能轻型车辆、高速运行控制指挥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摘编自阴悦《我国高速铁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宝鸡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代中国铁路发展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27 10:46: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