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学界关于夏仍有争论,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推动中华早期文明的探索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黄河与西辽河考古学文化年表
地区年代(距今(2019年)
长江上游
黄河上游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西辽河
6000

仰韶文化早期
北辛文化
汤家岗文化
马家浜文化
赵宝沟文化
6000—5800
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类型
大汶口文化早期
大溪文化
崧泽文化
红山文化
5800—5300
5300—4700
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晚期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屈家岭—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小河沿文化
4700—4300
庙底沟二期文化
4300—3800
宝墩文化
齐家文化
中原龙山文化
山东龙山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
钱山漾广富林类型
雪山二期文化
3800—3500
三星堆文化
寺洼文化
二里头文化
岳石文化

马桥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二里岗文化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的聚落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以上,宫殿区(约12万平方米)出现纵横交错的大路,兴建起了大型宫室建筑。宫殿区以南有手工业作坊区,铸铜作坊和绿松石作坊可能都已开始生产贵族用奢侈品。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首次突破了地理单元的限制,几乎分布于整个黄河中游地区。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有了接触,源自中亚地区的作物、家畜以及青铜冶金技术,在这个时期陆续传入了并被我们加以改造和提升。

——摘编自许宏《最早的中国》

材料三 中国考古学因重建古史而起。殷墟使用甲骨为材料 占卜,得以保存。二里头时期应该是有文字的,但如果是竹简木牍或帛书,很难保存三千年。所以,当考古学家在历史记忆中夏的时空范围找到二里头时,争论无可避免。

——摘编自孙庆伟《追迹三代》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你认为黄河流域哪些考古文化遗存与二里头文化存在文化传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实质,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特征。
(3)据材料三,指出重建二里头文化的重要依据。进一步科学解读二里头文化,还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4-10 11:08: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