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11年10月30日,蔡锷与革命党人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云南军政府,任都督。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至北京,蔡锷对袁世凯抱有幻想,他认为袁氏“宏才伟略,群望所归”。1915年袁世凯卖国、复辟帝制的活动使蔡锷气愤至极,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同年底,蔡锷秘密离京赴津,旋以治病为名东渡日本,后辗转抵达昆明,与唐继尧等人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蔡锷为第一军总司令,1916年春率部在四川纳溪、泸州一带击败袁军,迫袁取消帝制。
——摘编自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
材料二
1916年11月8日,蔡锷因喉癌医治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次年4月12日,中华民国为举行国葬典礼,孙中山题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闯关马伏波。”
——摘编自邓江祁《护国元勋蔡锷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蔡锷对袁世凯的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为蔡锷举行“国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