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仲景,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安阳)人,少年行医。汉献帝建安初年,疾疫流行,人口锐减。仲景因此发愤钻研医道,博览古代医籍,参以个人临床体会,撰成《伤寒杂病论》16卷。此书不久亡轶,经后人搜集整理,分编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前者论述伤寒病,后者论述其他内、外、妇科杂症。
《伤寒杂病论》在《内经》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地论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方法,即充分运用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对病人复杂的症候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相应的治疗原则确定如何治疗。同时,收录了300多个药方,其中有不少是张仲景新研究出来的复合方剂。与理论著作《内经》、《难经》和药典《神农本草经》相比,《伤寒杂病论》更多地论述临床实践问题,在中医治疗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张仲景也被后人尊为“医圣”。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伤寒杂病论》的成书条件。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