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898年张之洞认为科举八股所取之士,“非惟不通古今,不切经济,并所谓对时文之法度文笔而俱亡之”,故所取之步骤,须“存其大体而斟酌修改之”。
张之洞等在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折》提到: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据于月清《张之洞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比较》
材料二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道:“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在变法失败东渡日本后,梁启超提出“孔教使中国民权狭,而政本不立也。”“儒教之所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据于月清《张之洞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比较》
(1)根据材料指出张之洞与梁启超主张的异同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张之洞和梁启超教育思想差异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6-22 12:49: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