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修建铁路8200千米,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占46%,贷款修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仅1200千米,占总比率的14%。
材料二著名教育家罗家伦在谈到詹天佑早年决心投身铁路事业时说:“我们应当回想那时侯中国的朝廷、社会是如何的保守愚蒙,对于新器新知是如何的深闭固拒。光绪二年(1876年),詹氏虚年16岁,正进到美国纽海芬的海滨中学读书的时候,国内由吴淞通到上海的小铁道,方才行车,当地读圣贤书的士绅,领导着愚昧的民众,认为这件怪东西破坏了风水,危险到生命,居然把它全行拆毁,并且主张要把铁轨投入海中。在国内这种昏暗的气氛之中,这个聪明却是不善言辞的孩子,居然去学这套万人咒骂的东西,不为动摇。回国以后,也决不改业,专心致志要为中国建筑重要的铁路路线而努力。在伶俐的人看来,以为'其愚不可及也’,在这位笨人则以为‘愚公移山’是可能的。”
材料三如果京张铁路工程失败的话,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国工程师的不幸,同时带给中国很大损失……因为中国工程师将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1)根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阻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
(2)周恩来称赞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根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这样说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6-12-28 11:19: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