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时清政府筹议兴办洋务方略,郭嵩焘慨然命笔,将自己办洋务的主张和观点写成《条陈海防事宜》上奏。他认为将西方强盛归结于船坚炮利是非常错误的,中国如果单纯学习西方兵学“末技”,“如是以求自强,恐适足以自敞”。郭嵩焘因此名噪朝野。恰在此时,云南发生“马嘉理案”,英国籍此要抉中国,要求中国派遣大员亲往英国道歉,清政府最后指派郭嵩焘赴英“通好谢罪”。1875年8月,清廷正式加授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
当他答应出使英国之后,朝野的卫道士们简直视之为卖国贼,朋友们也为之惋惜,他家乡的秀才们竟然集会商议要捣毁他的住宅。他根据朝廷的规定,报送出使日记,如实记录自己的见闻,却激起轩然大波。一些信守只能“以夏变夷”的官僚认为日记不但没有痛诋西方,反而“谓其法度严明”,“富强未艾”“嵩焘之为此言,诚不知是何肺肝”在他们争相攻击下,清政府竟下令毁版。其后,又为副使刘锡鸿奏参十大罪,包括“披洋人衣”“握手为礼”,议论以三角旗为国旗不妥,等等。他的许多安邦治国大计自然无法见用,最终只能赍志而殁。
-摘编自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郭嵩焘赴任驻英公使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郭嵩焘被朝野攻击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2-11 11:06: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