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峰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杨时(1053-1135年),南剑将乐(今福建)人,理学家、教育家。师从二程,先后在北宋末南宋初任官收徒讲学,是在两个时代之间传递理学的重要人物。用列庄、华严宗、《易线》的内容来阐述哲学思想,提出由诚意正心而推之于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合一之说;用《大学》、《中庸》、《孟子》中“格物致知”、“诚”、“形色”、“天性”等概念来丰富思想,苦心论证界心与道心、天理与人欲的分别;他主张修身以自我为对象,净化己心,涵养仁义道德;在自然观上,吸收了张载“气”的唯物主义学说;教育方面强调“学以至圣”,重视“尊师重教”,而有为教育“精思力行”,崇尚书院治学,创办了东林书院。二程理学,(杨时)之后,“三传而有朱子,使此道大光,衣被天下。”他的哲学思想流传到国外,在南朝鲜、日本的影响很大。
——摘编自刘京菊《杨时承洛启闽的理学思想》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件说明杨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杨时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