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曾国藩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 年龄
| 事件
|
1841年
| 31岁
| 往谒理学大师唐鏊,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
|
1842年
| 32岁
| 致力程朱理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氧气、保身、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
1853年
| 43岁
| 接帮办湖南团练旨;赶造战船,购买洋炮,筹建水陆湘军
|
1863年
| 53岁
| 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造出中国第一艘木壳小火轮
|
1864年
| 54岁
| 湘军攻陷南京,太平军宣告失败
|
1865年
| 55岁
| 将金陵制造迁往上海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合并建成江南制造总局
|
材料二师事近三十年,薪近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撰曾国藩挽联
当道光、同治年间,我们汉人有绝好自立的机会,被那全无心肝的人,苦为满洲出力,以致功败垂成,岂不是那湘军大都督曾国藩吗?……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
——同盟会会员陈天华
曾国藩是中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平心而论,曾国藩要救清朝是很自然的,可原谅的。……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之下,曾国藩的工作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他要革新,那就是说,他要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那就是说,恢复我们民族固有的美德。革新守旧同时举行。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曾国藩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李鸿章、陈天华、蒋廷黻三人对曾国藩评价的基本态度及其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