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苏颂,宋朝人,官至吏部尚书、宰相。他领导《本草图经》的编写时,首先研读了从《内经》到《外台秘要》的历代医药著作,并亲自校正了《神农本草经》等多种著作;注重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采集标本,绘制药图,填写说明,改变了以往从书本到书本,陈陈相因的弊病;为整理繁杂的原始材料,他提出六项原则,前三项原则是详尽一切办法把问题搞明白;后三项原则是事实求是,既不轻易舍弃来自基层的资料,也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两说并存或存疑待考。经过统一整理,终于完成了流传至今的第一部有图的本草书。
他在组织水运仪象台研制时,详尽地研究了前代张衡等人的成就,对两汉、到宋代的天文著作和仪器也做了研读和考查;四处走访,寻觅人才,先后发现了精通《九章算术》,且晓天文、历法的韩公廉,在仪器制造方面有专长的王允之。他与韩公廉深入交流“张衡、一行等法式大纲”,韩公廉受命写出《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并造出木样机一座。此后,苏颂进一步做了实际观察,“差官实验”,如“候天有准”,才进一步推进。经过反复实验,造出小大样进呈皇帝并赴都堂呈验。经过多次试验和鉴定后,苏颂才正式用钢制造新仪,经过三年四个月的工作,终于制成了有世界贡献的水运仪象台。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苏颂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颂当时领导科技工作所具有的素质和当时的社会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6-05 09:05: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