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试题)詹天佑的一生,与中国铁路建设相伴始终,因其设计修建铁路的成就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詹天佑深知,要建成这条完全由中国人自造的铁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要把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优秀人才,尽可能多地调集到京张铁路工地上来。詹天佑在调集人才的同时,对筑路经费进行仔细的测算核实后,向清政府申报交涉,得到满意的解决。在招聘施工单位时,也采用了招标的方法,让各工程承包人开展公平竞争,在工期、经费、质量等方面选择最佳者得标,让其承包某项工程。
——摘自经盛鸿《詹天佑评传》
材料二京张路者,自京师达张家口,长三百七十余里,南口以北,冈峦重叠,溪涧纷歧,地险而工艰,出居庸关则八达岭横蔽于前,其上为古长城峭壁百寻,惊心怵目。君初履勘,拟由石佛寺向西北行,当凿洞六千余尺,其后乃改由东面斜行,就青龙桥施工辟峡,仅凿洞三千五百余尺耳。当是时,君所携习工程学者仅二人。昼则茧足登山,夜则绘图计工,无一息之安。既而其二人者,或以事他调,议者窃以为吾国人未有当此任者,君益冥心孤往,不以无助而少弛其志。凡十八月而山洞藏事,四年而全路告成。
——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撰写的碑文,转引自凌鸿勋《詹天佑先生年谱》
材料三詹天佑在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时曾说:不论成功与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是我们的国家。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之于工程人员之口。
——钟少华《詹天佑先生的科技方法》
(1)据材料一,指出京张铁路修建成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詹天佑所彰显出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