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晚清时期,内忧外患,国运衰败。郑观应认为中国要渡过危机,要求富求强,在备商战以富国的同时,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作保证,这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而当时中国封建上层建筑已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的开展,不利于中国富强。郑观应在政治改良的思想中,把除弊与兴利相结合,除弊的重点集中在吏治的整顿上,要求对中国制度补偏救正;兴利之箭则指向议院,希望能对君主专制略加改良,让人民能够得到一定的参政权利。他于1895年提出制定宪法,限制君权,建立一套当时并未有之,又迫切需要的“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中国人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何至坐视彼族越九万里而群逞披猖,肆其非分之请。”郑观应还认为:“国之盛衰系乎议院,人才之贤否视乎选举。议院为国人所设,议员即为国人所举。举自一人,贤否或有阿私;举自众人,贤否难逃公论。”生活艰难是官员贪腐的原因之一,郑观应提出给各地官吏加薪,这样官员再贪污,惩罚就师出有名。
——《浅释郑观应政治思想主要特征》等
(1)根据材料,概括郑观应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郑观应的政治主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8-06 10:02: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