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东西方的科学家灿若星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南阳)城东的医圣祠,张仲景的墓碑上雕刻着“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的字样;最为寒酸冷落的,要数南阳城北的张衡墓,张衡作为一名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在当今国外的一些著名学府里都有他的塑像,可是张衡墓至今仍寂寞地躺在南阳石桥镇一方农田的角落里,要不是他曾经当过几天太史令和尚书一类的御用文官,恐怕连这堆埋骨的土丘,也未必能挨到今天吧?我国明清时期的科学巨匠宋应星,1637年发表《天工开物》一书,可是又有谁见过一介布衣的大科学家宋应星的墓冢呢?
——节选自某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
材料二 (在《天工开物》刊行六年后)1643年在英格兰诞生了一位后来在英国乃至世界妇孺皆知的科学巨人——艾萨克·牛顿,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为近代科学技术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石……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那天,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与牛顿在死后的境遇有何不同,试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