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一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因终身未婚,被称为“童贞女王”。因父母按新教教规结婚,她被天主教视作私生女。在其姐姐玛丽当政时,她曾被迫改信天主教。1558年玛丽去世,伊丽莎白即位。她在位44年,正值英国社会剧烈变动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她自幼接受人文主义教育,博识多才,早年的坎坷际遇又增长了政治阅历。即位后,她恢复了新教圣公会的地位,又允许民众信仰罗马天主教。笃信天主教的西班牙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因英国海盗经常劫掠西班牙商船,两国关系势如水火。她的主要支持力量来自乡绅和商人,这些阶层为她提供了得力的臣宰,也向议会输送了大批的下院议员。她对议会采取拉拢控制等手段,但议会还是成为“不驯顺臣民”,经常批评她的政策。她是政治上精于治术的“熟练的女骑手”,常利用自身婚事为筹码施展婚姻外交,为英国赢得了20多年和平发展时机。1603年,女王去世时,英国已成为海上霸主。
——摘编自(英)J·E·尼尔著,聂文杞译《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伊丽莎白一世应对复杂局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丽莎白一世施政措施对英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