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鸦片战争结束不久刊出的《瀛寰志略》中,身为满清封疆大员的徐继畬,对“不僭位号”、“不传子孙”、“推举之法”、“天下为公”、“公器付之公论”的共和体制竟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其识见与胆略在当时确属罕见。因为这是对当时居绝对统治地位的皇权神授、万世一系、“朕即***衙门于1866年重新刊行,成为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的“标准本”。1867年,徐氏出任新成立的培养洋务人才的“同文馆”总管大臣。
——摘编自《徐继畬的命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瀛寰志略》遭遇“谤议”以及后来“成为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的‘标准本’”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徐继畬对晚晴中外交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