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管子,字仲(约公元前723—前645年),春秋初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公元前685年,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开始大力整顿内政。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还提出立法要“顺乎人性,合乎人情”、“赏罚之制,无逾于民”。《管子》还把“礼、义、廉、耻”比作“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主张“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治礼道也”。管仲治齐四十年,齐国实力迅速提升,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战国时期,魏国任用李悝,楚国任用吴起,秦国任用商鞅相继实行变法,把《管子》法治思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张绍良、贺芳丽《管子的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管仲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管仲的法治思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3-07 11:30: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