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郑樵(1104——1162),宋兴化军莆田人。1127年,宋室南渡,郑樵上书申述抗金志向不受重视。此后,他把民族情思寄托在学术事业中。其著作《通志》改表为谱,易志为略,“不用旧史之文”,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之言”;断代史有沿革不明、前后重复等缺点,史家应秉承会通的原则,“集天下之书为一书”。他敢于批判传统的神学迷信观点,认为灾祥和国家的兴衰没有直接联系;主张史家的责任是准确记载事实,任情褒贬会造成各种混乱和谬误。他极端反对儒家玩弄笔墨、空谈心性,其研究植物学时,就到田间与农夫交谈,研究动物学时,就到荒山丛林中观察动物。梁启超高度评价:“史届之有郑樵,若光芒竟天一彗星焉!”

——摘编自傅玉璋《略谈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樵史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3-11 08:23: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