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据<新唐书》记载,唐德宗登基之后,曾派遣黜陟使庾何等人巡行天下,考核各地官吏。陆贽上书请求以“八计听吏治”:视户口丰耗以稽抚字,视垦田盈缩以稽本末,视赋役薄厚以稽廉冒,按籍繁简以稽听断,视囚系盈虚以稽决滞,视奸盗有无以稽禁御,视选举众寡以稽风化,视学校兴废以稽教导。分别从户口、田亩、赋役、户籍、囚系、奸盗、选举、学校等八个方面来考察地方官吏的吏治才能,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地方官员的职责。这在“安史之乱”之后地方吏治不伸的中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保证对官员的考核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陆贽还提倡“按名责实”,以防止名实不符的现象发生。他认为:“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鄙朴忤逆者未必悖,承顺惬可者未必忠。”因此,他主张“举措不可以不审,言行不可以不稽”,“所举必试之以事,所言必考之于成,然后苟妄不行,而贞实在位矣。”
——摘编自张洪海《陆贽的官员考核标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贽的官员考核主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陆贽的官员考核主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