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曾担任晚清同治帝、光绪帝的师傅。同治十二年,母亲去世,他回籍丁忧,一些官员如曹国荃、丁日昌、高心燮等人均先后向他赠银,他认为受之有愧,坚决不要;对侄辈、侄孙辈严格管教,家中子弟之事,从不请托他人,教导子弟认真做人、谨慎为官,注意操守;刑部主事朱寿锗因受麟被人告发,革职永不叙用,朱氏有恩于翁家,求翁帮忙,翁同龢认为不能因私害公,让朱氏认真反省,好好做人。
——《翁同龢:一位清廉的政治家》
材料二 翁同龢和李鸿章有隙,翁为清流派领袖,李鸿章则为后党重臣,翁、李之争是同、光年间党争的重要体现。翁同龢六十年为官,终其一生所涉重大事件,有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莱的冤假错案,为晚清中国法制体系自我完善之典范;有支持盛宣怀等创办中国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康梁等维浙主张亦皆由翁氏极力向光绪推荐,又密奏光绪“教育为自强之本,未可遇阻,使天下寒心”,复亲自起草成立京师大学堂的奏章,主张度除科举,开经济特科,采纳康有为等汰冗员、停捐纳、修则例、裁绿营、练新军、办学堂、荐人才、修铁路、开银行等十二遗新政,自是打开晚清政改新局面,翁本人更代光绪拟《明定国是诏》,是诏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颁布,撤开戊戌变法一页。
(1)根据材料一,概括翁同龢被称为“廉洁政治家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思考翁、李党争的实质是什么?归纳翁同龢为光绪年间社会变革的贡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3-17 10:0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