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实业家张謇(1853——1926)是近代中国环保事业的先驱之一。1913年,张謇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后,先后草拟了一系列训令禁止国有森林采伐。他认为“黄河、扬子江、珠江,实为经流大干,是三干者,淤垫激薄,岁屡为灾”的原因在于“三干”上游发源地“无森林涵养水源……一旦洪水骤发,势若建瓴,方其急流,则混挟泥沙,奔泻直下,及遇回曲,溜势稍缓,则沉积而淀,便成涉阻……水益高而患益烈”。据此张謇提出“先于全国宏大之区,设保安林”的主张。经过张謇的努力,1914年,近代中国第一部《森林法》得以颁布。此后他还公布清明节为全国植树节,颁布《造林奖励条例》,支持和奖励民间造林,使植树造林深入民间。在家乡南通,张謇斥资植树保护江滩,组织保坍会,并从荷兰聘请水利工程师筑楗保坍,在江岸栽种桃桑,建防护林。这一举措为南通百姓免受水患之灾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羌建《张謇与我国环保事业的早期探索与实践》等
材料二 张謇所办纺织企业的生态化产业链示意图。

——引自张廷栖《论张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謇环境保护思想的内涵及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张謇为近代中国环境保护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