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87年夏季,曾以参赞身份出使日本的黄遵宪完成了书稿《日本国志》。《日本国志》共40卷约50万字,从各个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这本书对日本明治维新后所实行的各项制度做了特别介绍,详细记述了明治维新的过程,反复强调维新的重要举措是宣传民权学说,要求召开国会,认为“庶人议政,倡国会为共和”是日本转向强盛的关键之处。日本的经验使他相信“万国强由变法通”,明确希望中国也学习日本实行变法。
写完此书,黄遵宪便想迅速出版。首先他想将此书呈送主管涉外的总理衙门出版,由官方出版影响最大,最有可能影响国家政策。他先后请***门推赞此书,但仍未获刊印,一直被束之高阁。直到1895年秋冬,《马关条约》墨迹未干,《日本国志》才由广州一家民间书局刊印,顿时风行天下,洛阳纸贵。曾有人不明情况,指责黄:如果此书早出版,国人了解日本,战争赔款“偿银二万万可省矣”。
——摘编自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国志》出版坎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遵宪的《日本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