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宋仁宗)庆历(1041—1048)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共274字。毕异的生平如籍贯、家世、经历、生卒等均无记述,而其他荐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一古墓碑,刻有“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墓”“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1049年宋仁宗改元为“皇祐”)等字样。根据墓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专家确认其为宋碑。在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地。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如今,该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成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
——摘编自孙启康《毕昇墓碑鉴定及相关问题考证》等
(1)根据材料,归纳英山古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的证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籍中对毕昇记述很少的原因,并说明毕昇墓碑被定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