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以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条约称日本吞并琉球的武装行动是“保民义举”。日本进而阻挠琉球向清政府进贡。1877年,黄遵宪随何如璋使日,任参赞官,开始了外交官生涯。光绪四年,何如璋致书(其中出自黄遵宪之手者十之七八)李鸿章,主张“对此不得隐忍”,如若听之任之,日本“阻贡不已,必灭琉球,琉球既灭,行及朝鲜”。“琉球迫近台湾,我简弃之”,“他时日本一强,资以船炮,扰我边锤,台澎之间将求一夕之安不得”。“为台湾计,今日争之患犹轻,今日弃之患更深。”
1882年3月,黄遵宪奉命调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在其驻美期间,针对美国排华,进行了一系列维护华侨利益和国家权益的活动。同年7月,美国政府以从巴拿马来美的华商未领取中国官员的执照为词,对华商予以扣留。黄遵宪延请美国律师哈门,向美国司法部门据理力争,美国政府终于允许该华商上岸。美国排华新例不准华人假道美国。黄连宪指责这是“背条约,妨国例,且有违公法的,表示要与之力争”。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遵宪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黄遵宪外交思想与实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4-07 10:47: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