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于谦,明朝名臣。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永乐年间进士。他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曾为数百蒙受冤狱的人平反。升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深入里巷访问父老,赈济灾荒,筑堤植树,将镇将私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以补助边境经费。
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时,他坚决反对迁都南京,拥立景帝,调集各路军马严守京师,升兵部尚书。保卫京师时,他亲自督战,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的进攻。景泰元年(1450)也先以无隙可乘,释放英宗。于谦说服景泰帝接英宗归来。于谦认为和议难恃,努力整顿京营军制,创立团营,加强对军队的操练,对邓茂七等农民起义则调兵镇压。为官清廉正直,从不巴结权贵,不避嫌怨,和权臣石亨、宦官曹吉祥矛盾很深。
天顺元年(1457)英宗在石亨、曹吉祥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夺回帝位,指谦谋反,处死,抄家。新治时追谥肃愍,万历时改谥忠肃。著有《于忠肃集》。
——摘编自《明史》卷十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谦被追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于谦被指“谋反”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