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50年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留美的邓稼先拒绝了各种诱惑,毅然回国。接到国家密令的邓稼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只说有了工作调动,让妻子多照顾点家里,就此踏遍戈壁和草原,隐性埋名二十八年。为了验证苏联专家给一出的一个关键数据,邓稼先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9次运算,每算一遍要有几万个网点,每个网点要解五
六个方程,计算出的草稿纸和计算机打孔纸带装麻袋堆了一屋子。最后,他们攻克了这个难题,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华罗庚称之为“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一次演算”。1964年10月16日下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隔两年多时间又完成了氮弹的研究,1967年6月17日,顺利爆炸了第一颗氮弹。
——摘编自陈怀临《邓稼先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之初我国致力于原子弹研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