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价)
材料 范旭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他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国愿望,1908年,他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院主修应用化学。虽然他对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为十分痛恨,但对日本民族那种奋发图强的精神也有很深的感受。他认为,中国只有效法日本,改革政治,发展实业,才有出路。由于品学兼优,他在1910年毕业后一度留校担任专科助教。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他毅然回国,准备一展“工业救国”的宏图大志。1914年,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中华民国的副总统黎元洪、著名军事将领蔡锷也都入股。后来他又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天津永利化学公司碱厂,与侯德榜等成功地解决了制碱过程中的一系列化学工艺与工程技术问题,打破了外国工厂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

——摘编自魏文享《化工之父范旭东》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旭东“工业救国”的条件。
(2)根据材料,概括范旭东的主要贡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9-26 04:19: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