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嵩焘是晚清首任驻外公使,1876年12月赴英途中,他历经香港、新加坡、锡兰等地,游览了各地名胜古迹,参观了学校、官署,对当地的社会现状有了较真切的了解。他逐日详记所见所闻,成书《英轺纪程》。驻外期间,郭嵩焘走访英国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和各种学会等,结识了不少数学、化学、天文、地理、海洋、测量、植物、医学等方面的科学家;他虽年已六旬仍孜孜学习英语;在出使英、法期间,上疏清廷要求在海外设立领事,保护侨民;在太古洋行趸船移泊案、厦门渔民被英商残害案、英轮撞沉华船赔偿案、英商虐待华工案等项交涉中,郭嵩焘都能据理力争,维护或挽回了一些民族权利。
材料二  1868年,耶鲁大学第一位中国毕业生容闳正式向清政府提出“派遣留学生计划”,即“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国家储蓄人材。派遣之法,初次可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百二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即永定为例,每年派出此数。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学生监督二人以管理之。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拔数成以充之””。

——摘编自李华兴《容阂:中国近化的卓越先驱》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郭嵩焘驻外期间的主要贡献。
(2)核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派遣留学生计划”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09 01:44: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