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北宋初年,承五代旧习,士风衰敝,士大夫少有气节。宋代从君王到开明士大夫都致力于士风建设。早年范仲淹曾论述:“三代圣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学校,立师资,聚群材,陈正道。使其服礼乐之风,乐名教之地,精治人之术,蕴致君之方,然后命之以爵,授之以政,济济多士,咸有一德。”汪藻《广德军范文正公祠堂记》载:“初,广德人未知学。公(范仲淹)得名士三千人为之师,于是郡人之擢进士第者相继。”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知苏州,“奏请立郡学”,邀请知名学者胡瑗主持苏州学府,随着仕途变迁,又先后在饶州、润州、邱州、邓州设立府学。其间,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明确规定“请诸路、州、郡有学校处,奏举通经有道之士,专于教授,务在兴行。”
——摘编自诸葛忆兵《范仲淹与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仲淹重学的原因,并概述其教育实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范仲淹的教育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