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容闳,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在自传中有这样一段回忆:
(我的老朋友丁日昌)被任命为江苏省巡抚……我数次去拜访他,讨论我的教育计划,他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我草拟了四条提议呈递给丁巡抚,由他转递给在北京的相国文祥。提议如下:
第一条提议是筹建一间股份制船舶公司,不允许外国人成为该公司的股东。这是一间纯粹是中国人的公司,由中国人独立管理和经营。
第二条提议是政府挑选派遣中国青年到国外接受彻底的教育,为国家储备人才。该计划预期先派遣120名学童作为试验,这120名学童会被分成四期,每期30名学童,每年派遣一期,他们会有15年的时间去完成学业,学童的平均年龄会在12到14岁之间。如果第一和第二期取得成功,计划将会继续进行。在美国时,中国的老师会教导他们中文知识。需要任命两名专员来负责整个计划,政府从上海关税中拨出一定的款项来维持这个派遣计划。
第三条建议是说服政府开采矿产资源,而这也会间接引发铁路的需求,可以利用铁路将矿产由内地运往港口。
第四条提议:我密切关注着外国列强侵犯中国的主权。……不论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禁止任何宗教派别对叛教徒行使任何的司法审判权。
我认真地写下了这四条提议,将它们呈交给丁巡抚,再由他转递到北京。
四条提议中,第二条提议我投入了全部心血,……在我的中文老师的建议下……在排序整理的时候,我将它放在了第二位。……两个月后,得到北京的消息,文祥的母亲刚刚逝世,而根据中国的法律和传统,他必须要卸下官职,居丧27个月,不处理任何公共事务。这个消息给我的教育计划蒙上了一层阴云。不久文祥逝世了……我更加心情沮丧。——《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第十六章我努力完成我的教育计划,作为我对中国永恒之爱的表达,这也是在我脑海中中国改革和复兴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随着教育委员会的突然撤销,和召回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教育先锋的120名留学生,我的教育事业也宣告终结。

——《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序言

(1)容闳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他的教育计划的?
(2)其第一、三条建议有没有被采纳?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容闳教育计划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8-26 12:4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