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乾隆帝(1735—1795年在位)继承了祖、父的勤政作风。
乾隆帝擅长诗文字画,诗文著作等身,题字遍及天下,在历史、地理、考古等方面都有造诣,还擅长骑射,文武兼备。但是,乾隆朝的文字狱多于康、雍两朝,如“翘首待重明”“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之类都被视为反诗,作者生则处死,死则戮尸。
乾隆朝禁毁书籍最盛。借编修《四库全书》之机,三四千种书籍被销毁,数量大体与《四库全书》所收书籍相当。
乾隆帝继续强调“重农务本”,力行劝垦,大大加速了荒地的开发,还整修黄河河道。1741年,全国人数共1.4亿有余,1762年超过2亿,1790年突破3亿大关。“生齿日繁”的直接结果是耕地不足,粮价、地价直线上涨,商品物价的普遍上扬,无业流民也日增,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1757年,将康熙帝规定的四处对外通商口岸缩减为广州一处,接着颁行《防范夷商规条》,管理规定更严格。
1757年,再次平定准噶尔的叛乱。
1771年,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土尔扈特部不堪沙俄压迫,万里东行,回归中国,体现清朝治蒙政策的成功。
1791年,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平时工作仅是“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乾隆帝曾总结说:“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威福之柄皆不下移,实无大臣敢于操窃”“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
1792年,颁布《钦定西藏章程》,规定驻藏大臣地位与达赖、班禅平等,西藏僧俗官员“事无大小,均禀驻藏大臣办理”,并开始训练藏军,统一铸币。同时,确定了“金瓶掣签”之法。
1793年,乾隆帝拒绝英国使团提出的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等要求,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795年,平定回疆的大、小和卓叛乱。这样,经过康、雍、乾三代皇帝的长期努力,对稳定国家版图的意义非常重大。
乾隆帝在位时,采取措施严厉惩贪,然而,腐败之风愈演愈烈。超级贪官和珅被查抄的家产中,已估价的就值银2亿2千多万两,相当于当时五年的国库收入。乾隆帝自己也陶醉于“盛世”,多次庆寿、出巡,铺张浪费。触目惊心的贪污腐败现象,表明清朝统治机器已经严重腐朽。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简要评价乾隆皇帝的统治。要求:概括全面准确,史实运用准确,评价客观公正,且逻辑清晰;答案字数不超过400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论述题 更新时间:2019-09-25 03:45: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