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南朝时期,佛教兴盛,鼓吹灵魂不灭,又笃信因果报应,认为前世、今世所行的善或恶,在来世必然要分别得到富贵或贫贱的报应。范缜大唱反调,写出了著名的《神灭论》。他提出了“形神相即”的观点,即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并进一步提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即认为形体是精神的质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两者不能分离。《神灭论》还无情地揭露了佛教的严重危害:“佛教损害了国政,败坏了民俗。佛教重于利己而轻于济世,佞佛之人在穷亲贫友相求时,不肯解囊相助,吝啬已极,但却将千万资财贡献佛寺,获得美名。人们受到佛教的迷惑,摒弃礼教而遵从佛法,不讲孝悌,不行慈爱。”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发动朝野僧俗,轮番向范缜展开进攻,范缜毫不示弱,坚持真理。在这场论战中,范缜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被载入史册。
——摘编自《梁书·范缜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缜思想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缜创作《神灭论》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