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康熙帝作为中国两位不同时期的著名帝王,都十分推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一时,败之亦足。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意指借鉴)。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浅薄也。……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摘自唐太宗《贞观政要》
材料二 康熙十七年,曾开“博学鸿儒科”,由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在外各地督抚,保荐有一定才学和声望的知识分子,直接进行殿试,只考诗赋,不考八股,一经录取,即授翰林院官职。这一次“特科”,罗致了汉族知识分子中的“名儒”如朱彝尊、汤斌、毛奇龄等143人。
——据白寿彝的《中国通史·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等改编
(1)材料一中唐太宗自称好“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依据材料概括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唐太宗为此而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康熙帝“十分推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对于康熙帝的这一行为,有人持非常肯定的态度;但也有人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对此进行评价,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你更赞同哪一种态度?请简要说明理由。(注:只有选择,没有理由,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