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翁(前187一前110)庐江舒地人。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文翁就打算诱导教化。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遣送(他们)到京城,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减少郡守府中开支,购买蜀刀、蜀布等蜀地特产物品,委托考使送给太学中的博士。“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免除他们的摇役,把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

——据《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翁治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翁办教育的特点及对当时社会发展的贡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2-15 08:44: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