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任期 | 国籍 | 主要事迹 |
赖伊 | 1946—1952 | 挪威 | 支持以色列建国;通过克什米尔停火协议;赞成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朝鲜战争爆发后因支持韩国遭到苏联反对;因未能处理好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受到大量批评等 |
哈马舍 尔德 | 1953—1961 | 瑞典 | 认真履行联合国努力防止战争和实现宪章其它宗旨;组成联合国紧急部队,提出维和三原则;访华斡旋中国审判美国间谍案,调解中美关系等 |
吴丹 | 1961—1972 | 缅甸 | 调解印巴争端和第三次中东战争;促使和平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在美国入侵越南问题上无所作为等 |
瓦尔德 海姆 | 1972—1981 | 奥地利 | 派维和部队终止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召开中东和平会议;调解纳米比亚独立运动、南非种族运动、阿以纷争等;多次主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人类环境、海洋法、人口和世界粮食会议等 |
德奎利 亚尔 | 1982—1991 | 秘鲁 | 在处理结束两伊战争、结束苏联军队对阿富汗占领、纳米比亚独立、柬埔寨和平协定、黎巴嫩人质事件等大事时表现出色 |
加利 | 1992—1996 | 埃及 | 主张扩大联合国在维和行动中的作用,参与处理波黑、索马里等问题;促使柬埔寨大选,南非结束种族隔离;未能阻止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等 |
安南 | 1997—2006 | 加纳 | 对联合国提出多个一揽子改革方案;调停斡旋伊拉克危机、巴以冲突、克什米尔争端、阿富汗战争等;未能阻止伊拉克战争等,被批评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对人权践踏随处可见等 |
潘基文 | 2007至今 | 韩国 | 进一步推进联合国改革;斡旋朝核六方会谈;关注全球气候问题、应对金融危机等全球挑战,推行新多边主义精神,加强伙伴关系,采取协同一致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