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生活在印度半岛的穆斯林拒绝接受西方文化、采取全面不合作的态度,成为英殖民者重点打击的对象;“比较顺从”的印度教徒則成为英殖民者拉拢的对象。英殖民者利用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差异制造矛盾,1947年,英国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并通过了印巴分治方案,规定:在英王治下分别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自治领的立法机构均有充分权力为该自治领制定法律;当地居民根据宗教信仰自行选择加入自治领;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归并印度或巴基斯坦。
由于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边界线,在克什米尔地区混居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因宗教信仰经常引发暴力冲突,加之克什米尔“亚洲心脏”的军事政治战略地位,又裹挟了美、苏势力的消长,这就使克什米尔归属既是印巴冲突的焦点之一、也成为大国战略对抗的主轴。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代化历程•南亚卷》
材料二 克什米尔的归属成为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印度总理尼赫鲁曾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克什米尔是“亚洲心脏”。
巴基斯坦总督真纳认为:“克什米尔就像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頂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4》
(1)根据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巴分治方案”的目的并分析印巴冲突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巴两国政治家对克什米尔问题的不同认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8-31 11:03: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