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和平主义思潮在日本社会文化中占主流地位,《每日新闻》在1946年的民意调查显示。认为“放弃战争条款是必要的”的人高达70%。1949年4月,以民主同盟、全日本行业工会议会等社会团体为中心,发起有组织的“拥护和平大会”。1951年7月,全国性政治团体“日本推进和平国民会议”,提出保卫和平宪法、反对美国军事基地、反对缔结军事协定等和平主张。50年代出现了反对美军基地的斗争,高潮是1960年反对“新日美安保条约”的国民运动。1955年8月,广岛召开第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9月,日本成立全民性的反对核武器团体“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受其压力,1956年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要求禁止核试验决议案”。在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反思战争、追求和平的作品。例如描述原子弹轰炸灾难的小说《长崎的钟》、《横尸遍野的城市》、《夏之花》等。但另一方面,文部省修订中小学《学习指导要纲》,指导将战前日本的对外“侵略”全部改写为“进入”,此外,有关“731部队”、随军慰安妇、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等战争罪行也逐渐在教科书中消失。
——摘编自王新生《日本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日本和平主义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和平主义思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