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今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含义之一是全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
——根据潘人杰、李巨廉《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 一战给予古老的君主制度和贵族封建制度以最后的一次打击。在土耳其、俄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帝王宝座倒塌了。这次大战的确是民主制度的一次胜利。但对现代文明的基本问题,如工业主义和民族主义、经济保障和国际稳定等等,这次大战并没有作出任何回答。而且,它使欧洲主要国家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它们面对的则是经济力量日益兴盛的美国,建立起革命政府的苏俄,以及反殖民运动蓬勃开展的非洲和亚洲。
——摘自《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最大影响则集中体现于对人类进步信仰的丧失,这种信仰在1914年6月以前曾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标志。……毫不夸张地说,战争使欧洲知识界的精英们坠入绝望的精神探索,在战争留下的一片愁云惨雾中寻求答案。
——(美)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时代”和“格局”两个角度,阐述“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性的大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12-11 03:08: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