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30年代,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大国却推行“绥靖政策”,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乌云中。苏联面对的纳粹德国的威胁,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全,以赢得备战时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时也加强了对边界的防御。德国入侵波兰后的1939年9月17日,苏联红军越过西部国界进入波兰境内,进驻和占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1939年10月,苏联又向芬兰提出领土要求,遭到芬兰拒绝。双方因此爆发战争,经过三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芬兰政府战败。苏联由此取得芬兰4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1940年6月,正当希特勒进攻法国之际,苏联对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实行了军事占领,并在8月初将这三个国家并入苏联。此后,苏联又出兵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地5100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就是“东方战线”。它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0000平方公里,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约三百至四百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御空间。但它最终没有也不可能阻挡德军的大举进攻。它的建立鲜明地打上了大国沙文主义的烙印,特别有损于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历史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4-28 11:43: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