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7年,国联国际智力合作委员会发表《关于历史教育的宣言》,提出政府与教科书撰写者应该从促进各国民间的相互理解的原则出发编写历史教科书。1945年德国被美国、英国、法国、苏联4国占领。在西部的美、英、法军占领区,军政府开始了关于历史教科书的国际对话。占领军向德国历史学家提供打字机、纸张以及最新的学术著作,占领军中的学者与德国学者展开交流等;20世纪50年代,教育状况迫切需要新编写的教科书,60年代中期,人们再次强烈感到和解的必要性。1976年,德国波兰共同教科书委员会在华沙和布伦斯雏克举行会议,发表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地理教科书的建议》,其中包括古代、中世纪的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中世纪东欧中部的德国移民、波兰和德国骑士团、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代德国与波兰的宗教文化关系、启蒙时代的波兰与普鲁士等26项内容。
——据(日)宫崎悠《战后德国与波兰有关历史教科书的对话》
(1)根据材料,指出二战后德国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二战后德国、波兰有关历史教科书问题对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