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截至7月23日,斐迪南大公遇刺已过去三周半。人们的情绪已经冷却,大家开始操心其他事物。“没人认为,这是一件值得用武力去报复的罪行”。风暴中心的德皇成廉二世也认为:不会有大战…法国和俄国也没做好准备。
然而,7月13日,奥匈帝国驻柏林大使,添油加醋地向国内汇报:德国对维也纳不采取行动感到很紧张。当奥匈向塞尔维亚发出政府照会的消息传到彼得堡时,俄外交大臣萨佐诺夫如同“被电击了一下”,反复说服尼古拉二世下令启动战争动员。闻讯,恐惧中的德国也号令动员。双方的动员,加深双方的恐惧英国战略学家李德哈特认为:“如果,此时需要挑选三人为这场战争负主要个人因素之责,这三人就是贝希托尔德(奥匈外交大臣)康拉德(奥匈陆军大元帅、总参谋长)与小毛奇(德军总参谋长)。“基辛格也把一战的爆发,归结为个人因素:俾斯麦之后的德国领袖,既蛮横又优柔寡断,将国家先是带向孤立,继而带向战争。

——《一战启示:军事革命不变则败和平祈祷不来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基辛格的上述观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一战对材料中所涉及到大国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6-01 09:43: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