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政策是,凡满18岁的赞同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从陕甘宁边区来看,实现了普选、直接、平等、自由的选举原则。
建立由群众选举产生的边区和各县参议会,对同级政府和司法部门领导有选举、罢免、质询和弹劾等权力;政府执行同级参议会的决议并对其负责,无权解散参议会,参议会对政府有监督权,两者在行政上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司法部门保持审判独立,由同级参议会监督,政府领导。参议会、政府、司法部门三者相互协调合作、约束,构成了廉洁的组织体制。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一是共产党内的监督,有中央和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党的机关、干部和党员的行为;二是来自参议会的监督,对政府工作、政府工作人员有监督、弹劾权;三是来自政府内部的监督,各根据地大多设有自我监察部门;四是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各阶层群众的参议会代表,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检举,控告任何一级政府、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五是来自舆论监督,各根据地的报刊经常刊登廉洁奉公的先进事迹,揭露典型的违法违纪案件。
——摘编自文永林《***关于党在抗日民主政权中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1)根据材料,请从权力监督的视角概括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践行民主执政的主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