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即对八股取士弊端进行严厉的抨击,但并未对科举产生实质影响。19世纪末,山西巡抚胡聘之上奏朝廷,要求书院减少八股文的教学,增加实学、西学的内容。这一建议得到朝廷认可,1896年下令从“定课程”、“重师道”、“核经费”方面改革传统书院。书院课程随之变化,如史学类包括各国的历史,经济类包括西方各国政治、万国公法等,训话类必须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和天文学二百日维新中,光绪在康梁建议下下令废八股文和改革科举,各省响应,书院改革成为一股潮流。后来变法虽终止,但改革科举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I901年清廷正式规定,科举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1905年科举停废,书院则随之改制为新式学堂。
——摘编自李兵《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书院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书院改革的特点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