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后仍奉行野蛮的掳掠政策。他们所到之处,把掳掠的汉人不是杀死,就是变为私人的“驱口”“部曲”,“岁久掩为家奴”,或“强籍新民以为奴隶”。同时,还疯狂地夺取民田,“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孳畜”。结果,中原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受到落后的奴隶制经济的严重冲击。忽必烈即位后,许多汉族文人学士纷纷进言,劝他“附会汉法”“行中国事”。忽必烈在接受他们从理性上劝导的同时,还受到中原贫苦人民的“兵谏”。彭义斌率领数十万红袄军攻城略地。严峻的形势迫使忽必烈认真审视“附会汉法”的重要性,对蒙古贵族现行的统治政策进行权衡和总结。
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忽必烈设立劝农司,命劝农官到各地巡察,“劝农桑,抑游惰,礼高年,问民疾苦”。并规定在招抚逃户、安顿百姓方面比上年“增添户口”者要“别加迁赏”,否则,“定加罪黜”。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二月又成立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其官员以“巡行郡邑,察举勤惰”为职,颁行“农桑赏罚之法”,还向各路推行《农桑辑要》一书,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摘编自顾奎相《简述忽必烈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忽必烈实行“汉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忽必烈在农业领域实行“汉法”的措施,并指出其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8-03 10:45: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