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元武宗在位期间(1307—1311),对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至大“惟新”。自大德六年以来物价急剧上涨,至元钞贬值发展到很难收拾的地步。武宗决心专任尚书省整顿财用,至大二年九月,诏行“至大银钞”,以新币一两兑换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赤金一钱。至大二年,把海运粮数量再次大幅度提高,使京畿地区粮食供应的明显增加,使政府能够通过控制粮价保持市面的基本稳定,从而缓解币制改革对社会发生的冲击。尚书省臣执政的重点,是通过各种途径开辟财源,以增加国入。这一点与儒家传统中占统治地位的只注重节流的观点正好相悖。儒臣们主张兴利不如除弊;“利源不可启,以其一启而不可复塞也”。因此他们从尚书省初建,就一直通过各种方式批评和阻挠这些理财措施的实行。至大四年正月,武宗死于大都,年三十一岁。继位的元仁宗罢尚书省。至大“惟新”政治全面推行不到一年半便遭到废止。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至大“惟新”的主要措施与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至大“惟新”的阻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