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朱元璋政权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发动北伐,迅速取得胜利,不足两年时间,中原、华北、西北等大片地区,均为明军占据。但是随着明军战线不断延伸,补给线日益拉长。洪武四年二月,大同卫都指挥使上书称:“大同地边沙漠,元季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乱兵杀掠,城市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难。”,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山西行省提出采用开中法。开中法是指政府召盐商赴指定地点上纳粮草,再根据其上纳地点及数量,酬之以相应的官盐。这里的“中”有着认购的含意,政府开示纳粮地点与所酬盐数,出榜召商,称之为“开中”;盐商接受政府条件,自报纳粮数量,称之为“报中”。
表3 洪武朝全国开中法实施情况表
时间
| 奏请单位
| 纳粮仓
| 中纳则例
|
洪武三年
| 山西行省
| 大同
| 每引米l石
|
洪武四年
| 中书省
| 延安、宁夏等
| 每引米7斗
|
洪武八年
| 产西砖耀
| 桂林
| 每引米2石3斗
|
洪武十九年
| 云南布政使
| 金齿
| 每引米1斗
|
洪武二十年
| 户部
| 毕节(贵州)
| 每引米3斗
|
洪武二十二年
| 北平行都指挥使
| 大宁
| 每引米5斗
|
洪武二十九年
| 户部
| 桂林
| 每引米1石
|
——摘编自孙晋浩《开中法的实施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开中法实施的背景和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中法的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