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一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秦国)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遂王诸夏。……使民无得擅徒,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必农。
——《商君书•垦令》
材料二(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相付。卖者坐如律。  
—— 《魏书》卷110《食货志》
材料三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四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征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日本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井田)废久矣”,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指出“灭庐井而置阡陌”的实质(1分)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受田的特点(1分)指出其何积极作用?(2分)
(3)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中俄国官员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2分)
(4)材料四表明治政府的哪项改革措施?(1分)有何意义?(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4-10-14 10:24: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