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他在一份奏析中总结旧军制积弊有七,人皆乌合,来去无恒,一弊也。兵皆缺额,且充杂差,二弊也。里居不确。良莠不分,三弊也。摊派刻扣,四弊也。新式枪炮,抛弃损环,五弊也。营垒工程,不知讲求,六弊也。营弁习尚奢华,七弊也。张之洞提出,惟有仿行东西洋各国,裁撤旧营(包括绿营制兵,练兵防勇),推广新式军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军队涣散、国防空虚的被动挨打局面。他驳斥守旧势力阻挠改革的论调:“试思环球各强国其练兵皆同此一法,而谓中华兵力最弱之国反能别创一器一法以取胜,此事理之所必无者也。”
——摘自冯天瑜《晚清重臣——张之洞》
材料二张之洞在《请添练精兵折》中指出:“必须扫除故套,参用西法,参用各国洋舟教习,讲求枪炮理法,兼司营垒测绘,始可谓之为兵”……“请仿英、法之总营务处,日本之参谋本部,于都城专设衙门,掌全国水陆兵制、饷章、地理绘图、操练法式、储备粮饷、转运舟车、外交侦探等事。平日之预筹,临时之调度,悉以此官掌之。兼采众长,务求实用”。这些建议对于清政府军事方面的“新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自冯天瑜《晚清重臣——张之洞》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主张军事改革的主要背景和依据。
(2)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张之洞的军事改革主张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