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l/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材料二基伦暴动十年后,德拉古受命立法,学者们推测,大概他的法律肯定了那早已不为平民所需要的贵族对平民的保护关系,赋予贵族夺取平民土地、将负债者及其妻儿卖为奴隶的权力,使平民的处境急剧恶化,债务奴役制广泛流行开来。
——摘自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已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之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除这种困扰”。
(1)从材料一中归纳平民抵押债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两种?从希腊的地理环境分析,当时的平民分化为哪两类?
(2)客观评价材料二中的《德拉古立法》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失与得,有何启示?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危险的境地”是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位历史学家所主张的“高压力量”的确切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