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近代以来,坊者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引发的“国籍”事件不断出現,传统的户籍制度在处理国籍事件上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许多的民众和海外华商的私自“改籍”事件,影响了淸政府的正常统治秋序,由此引发的涉外事件直接关系到淸政府作为主权国家的形象,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国籍法中的“血统主义”原则显然加强了对于华人、华侨对中国的向心力和叶落归根的民族意识,促进海外华侨团结,动员海外华侨社会关心、参与国内的社会政治建设,无疑都起了不可抹煞的作用。
——摘编自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