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江南户口多而租调可观,此时遂有了漕运问题。……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凡三岁,运米700万斛,缓解了京都长安供应紧张的情形……直到安史之乱,唐室(中央政府)遂专赖长江地区之维持国脉,至河北、山东藩镇割据,租税不入中央,唐室财政更为依赖南方,此时由长江入黄河之漕运,遂成为军国重事。
唐代的国都在关中的长安。关中虽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汴梁的疏浚停顿了八年,造成水上运输极为困难,载重粮船无法通行。
刘晏的“缘水置仓”法使“舟车既通,商贾往来,百货杂集,航海梯山,圣神辉光,渐近贞观、永徽之盛”。
《通典·漕运篇》亦云:天宝中,每岁水陆运米二百五十万石入关。此可谓唐代漕运的极盛时期。
到宣宗大中年间,每岁漕运米至渭仓者,只十余万斛而已。可说是唐代漕运之衰落时期,直至唐亡。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漕运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漕运改革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6-13 07:17: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